主办:依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依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箱:yianxxzx@163.com 联系电话:0452-7027100
网站标识码:2302230001 黑ICP备07003579号-1
黑公网安备 23022302000003
|
|||
|
|||
关于《依安县2021年财政总预算
执行情况及2022年财政总预算(草案)
的报告》的起草说明
县财政局
(2022年1月)
现将《依安县2021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财政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起草情况汇报如下:
《报告》由2021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及主要工作情况、2022年财政总预算安排(草案)三部分构成。
一、2021年总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21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7,037万元,为预算的132.9%,同比增收26,025万元,增长51.0%。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为县本级收入)完成41,568万元,为预算的102.6%,同比增收3,347万元,增长8.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636万元,为预算的81.4%,同比增收240万元,增长1.5%;非税收入完成24,932万元,为预算的124.2%,同比增收3,107万元,增长14.2%。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均为县本级收入)完成20,760万元,为预算的2025.4%,同比增收18,955万元,增长1050.1%。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2,671万元,为预算的124.0%,同比减少4,898万元,下降2.6%。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9,222万元,为预算的118.0%,同比减少支出6,659万元,下降4.0%
(三)平衡账情况。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收支相抵后,县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平衡;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收支相抵后,政府性基金专项结转下年2,314万元,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结转下年87万元,抗疫特别国债结转下年531万元。
2021年,全县共收到上级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结转下年55,353万元;全县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42,119万元。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021年,我县通过申请省级政府债券,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为55,648万元。涉及农村安全饮水、老旧小区改造、高标准农田、食品产业园区等10个项目,全部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
二、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及主要工作情况
(一)财政收支形势。从收入上看,整体情况好于预期,各口径收入均呈增长趋势。但收入结构不理想,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较低。从支出上看,主要表现是财力增长有限,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力度。我县基本财力预算安排在保证“五保”已十分困难,能够用于支持事业发展和建设的财力较为有限,财政收支平衡仍面临较大压力。
(二)主要工作情况。2021年,财政部门在县委坚强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县人大有力监督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预算法》和相关财政法律法规,以县委十六届十九次全会确立的“生态县、有机粮、建设高端食材供应大厨房”目标为统领,坚持“保基本、兜底线、防风险、强管理”指导方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守“五保”底线,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全力抓好财政收入征管工作;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努力壮大培植财源;发挥财政职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力度,推进全县民生持续改善;积极对上争取资金,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三、2022年财政总预算安排(草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2022年全县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大力培植财源,狠抓增收节支,财政支出在实现“五保”基础上,全力促发展。
(二)预算收支目标。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为县本级收入)安排44,04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8.7%,比上年实际增长6.0%。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8,343万元,增长714.0%。
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62,882万元,比上年预算(下同)增长8.4%。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44,933万元,增长8.5%。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864万元(均为县本级支出),增长619.0%。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62,88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62,882万元,收支平衡。政府性基金收入8,34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5,864万元,调出资金2,479万元。收支相抵后,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三)其他说明事项。2022年,我县财政总收入预期目标68,111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7.5%。目前,省财政提前告知我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962万元,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501万元。
(四)重点工作安排。为确保2022年财政目标的实现,我们将认真按照《预算法》要求,着力推进几项工作:在落实好减税降费的基础上,持续抓好收入征缴;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面抓好支出管理;努力做好对上争取资金工作,减轻本级财政压力;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源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结果应用,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关于依安县2021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及
2022年财政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讨论稿)
各位代表:
现将我县2021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财政总预算(草案)安排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1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县人大有力监督指导下,面对国家取消对冲疫情阶段性政策、多轮输入疫情冲击等重大挑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解放思想、跳起摸高,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财政法律法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县委十六届十九次全会确立的“生态县、有机粮、建设高端食材供应大厨房”目标为统领,坚持“保基本、兜底线、防风险、强管理”指导方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培植财源,大力挖潜增收,加强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依安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568万元,为预算102.6%,同比增收3,347万元,增长8.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636万元,为预算81.4%,同比增收240万元,增长1.5%;非税收入完成24,932万元,为预算124.2%,同比增收3,107万元,增长14.2%。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为40%,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0,760万元,为预算2025.4%,同比增收18,955万元,增长1050.1%。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2,671万元,为预算的124.0%,同比减少4,898万元,下降2.6%。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9,222万元,为预算的118.0%,同比减少支出6,659万元,下降4.0%。各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659万元,为预算的135.0%,同比增加2,407万元,增长19.7%。
国防支出176万元,为预算95.0%,同比增加9万元,增长5.4%。
公共安全支出7,185万元,为预算的119.0%,同比增加339
万元,增长5.0%。
教育支出31,201万元,为预算的102.0%,同比减少1,727
万元,下降5.2%。
科学技术支出723万元,同比减少77万元,下降9.6%。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20万元,为预算的109.0%,同比增加157万元,增长12.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268万元,为预算的104.0%,同比增加9,287万元,增长26.6%。
卫生健康支出15,996万元,为预算的129.0%,同比增加3,280万元,增长25.8%。
节能环保支出2,896万元,为预算113.0%,同比减少2,929 万元,下降50.3%。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608万元,为预算的130.0 %,同比减少21,765万元,下降79.5%。
农林水事务支出13,440万元,为预算的268.0%,同比增加6,639万元,增长97.6%。
交通运输支出6,623万元,为预算的580.0 %,同比减少2,249万元,下降25.4%。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297万元,为预算的222.0%,同比增加92万元,增长7.6%。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61万元,为预算的189.0%,同比增加75万元,增长87.2%。
自然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934万元,为预算的137.0%,同比减少56万元,下降5.7%。
住房保障支出5,774万元,为预算的135.0%,同比减少1,266
万元,下降18.0%。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215万元,为预算的108.0%,同比增加172万元,增长400.0%。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363万元,为预算的283.0%,同比增加500万元,增长57.9%。
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5,283万元,为预算的51.0%,同比增加457万元,增长9.4%。
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均为县本级支出)完成52,377万元,为预算的1050.0%,同比增加35,230万元,同比增长205.5%。
(三)平衡账情况。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68万元,加上级各项财力性补助收入107,788万元,加债务收入9,793万元,加结转债券1,312万元,加调入资金18,540万元,收回存量资金14,682万元,加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552万元,收入总计204,235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188万元,加对乡镇体制补助支出23,449万元,加上解支出6,862万元,加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736万元,支出总计204,235万元。县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平衡。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0,760万元,加上年结转6,177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299万元,加专项债券收入45,855万元,收入总计74,09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53,232万元,加调出资金18,540万元,上解支出5万元。收支相抵后,政府性基金专项结转下年2,314万元,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结转下年87万元,抗疫特别国债结转下年531万元。
2021年,全县共收到上级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46,618万元,支出191,260万元,上解支出5万元,结转下年55,35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45,205万元,支出190,888万元,结转下年54,317万元;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99万元,支出361万元,上解支出5万元,结转下年93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专项转移支付114万元,支出11万元,结转下年103万元。
2021年,全县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14,666万元,基金总支出239,858万元,滚存结余42,119万元。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021年,我县通过申请省级政府债券,纳入预算管理的一般债券为9,793万元。其中:农村供水保障项目717万元;依安县西南老旧住宅维修改造项目708万元;依安县妇幼保健建设项目700万元;黑土地保护粮食主产区侵蚀沟治理项目3,102万元;高标准农田项目966万元;省道依安至四方台公路依安至拜界段项目3,600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债券为45,855万元。其中:依安县省级经济开发区有机食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30,000万元;依安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依安县急诊急救中心和老年病科建设项目3,750万元;黑龙江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12,105万元。新增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按照规定项目安排支出,同时全部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
二、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及主要工作情况
(一)财政收支形势。从收入方面看,2021年我县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较好,各口径收入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5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8%;税收收入增长1.5%;非税收入增长14.2%。但收入结构不够优化的状况仍然存在,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仅为40.0%,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主要问题表现在:财源项目拉动力度不够,传统财源萎缩,后续财源不足,缺少支撑财政增收的支柱税源企业,北纬47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集群战略性项目正处于发展阶段,未形成稳定税收。2021年国家继续出台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降低了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但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税收收入的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虽有增长,但主要依靠非税收入拉动,财政增收的可持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从支出方面看,今年国家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安排特殊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为了保障全县民生持续改善、共同富裕稳步推进,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力度。我县基本财力预算安排在保证“五保”(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养老金发放、保债务偿还)已十分困难,能够用于支持事业发展和建设的财力较为有限,财政收支平衡仍面临较大压力。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应对多重风险挑战,全力抓好收入征管工作。2021年国家取消对冲疫情阶段性政策、多轮输入疫情冲击,国家和省继续调整和完善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及减税降费政策,多重政策叠加效应和重点税源贡献率下降,对我县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影响较大。面对我县财政收入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坚强意志,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力开源节流、优化支出结构,有效保障了县级运转所需资金。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每季度召集财政、税务及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收入增减因素,研究征管措施,积极挖潜增收。财政、税务及重点执法执收部门攻坚克难,坚持把财政收入工作放在首位,着力强化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证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税务部门全力查补税源,坚持“抓大不漏小,颗粒要归仓”原则,加强收入调度、税源监管,做到应收尽收。财政部门坚持算长远账,全力稳市场主体,抓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配合相关执法执收部门认真研究分析非税收入增减变化因素,每月对财税形势进行分析,及时研究解决非税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挖掘罚没财务处置、行政事业性资产盘活、资源出让等领域增收潜力,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全年非税收入完成24,932万元,完成预算的124.2%,同比增收3,107万元,增长14.2%;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0,760万元,完成预算的2025.4%,同比增收18,955万元,同比增长1050.1%。
2.落实财政资金政策供给,助推企业发展活力深入释放。一是扶持现有企业发展。通过在政策上引导,在资金上扶持等途径,不断加大对现有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强优势产业,壮大现有财源。全年兑现园区、中小企业扶持资金5,841万元,提升企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加力培育新财源。2021年4月我县与飞鹤乳业签订了有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集群项目,着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大本营。其中太东乡有机土地转换、太东乡飞鹤牧场、食品产业园区三个项目都如期开工建设,2021年,县级安排资金6,901万元,用于太东乡有机土地转换项目发展,5,000万元用于太东乡有机牧场前期建设。“省百大项目”依安县省级经济开发区有机食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13亿元,债券资金总需求10.4亿元,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进度,2021申报一期项目建设资金3亿元,债券已到位并完成拨付,通过财政扶持,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为财政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3.坚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及时有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足额安排核酸检测、隔离点改造、防控物资采购、医务人员补助、疫苗接种、防控设施建设等支出,加大重点机构、场所和人群常态化疫情防控补助力度,推动完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综合能力。全年,疫情防控支出10,671万元,其中:疫苗支出4,556万元,疫苗支出中含医保基金支出4,189万元;医疗设备购置投入1,933万元;防控物资采购投入1,792万元;核酸检测投入568万元;社区人员补助131万元;其他支出1,691万元,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同时,加强对疫情防控资金的监督,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结合各单位报送的政策措施、患者救治、补助发放、设备物资采购等情况,对疫情防控政策执行和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确保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合规,发挥效益。
4.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力度,推进全县民生持续改善。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我们全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不动摇,严格落实财政支出管控清单,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到“优先保工资、保基本运转、保基本民生、保企业养老金发放、保政府债务利息偿还”,坚持“以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的好日子”,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6%。坚持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县财政将各项社保资金地方负担部分足额纳入预算,并做到及时足额拨付。全年拨付城乡低保、城乡特困、残疾人等各类困难群众补助资金10,975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17,291万元;企业养老保险资金29,37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8,412万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投入专项资金11,166万元,县级统筹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500万元,落实13个产业增收、产业奖补和政策补贴类项目。投入8,18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525万元用于农村供水保障;继续支持城乡建设项目。投入8,825万元用于依四公路以及农村道路畅通及危桥改造工程,投入8,795万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维修维护;投入2,731万元用于职教中心实训基地,泰安小学第二教学部,人民医院传染病中心建设;继续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投入2,083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和教育教学设备购置,投入348.4万元用于各类困难学生资助;投入249万元用于校车补贴。
5.坚持对上争取政策、资金,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为进一步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以争取上级民生资金为突破口,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县财政部门知难不畏,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全力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多次跑省进厅,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我县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赢得上级政府对我县的巨大支持!为兜牢“五保”底线,保障刚性支出需求、实现预算收支平衡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争取到: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资金9,793万元;专项债券45,855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为全县的社会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
6.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一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按时完成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基础数据填报工作,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编制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对资金申请、审核、审批、支付等各环节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监管水平。三是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紧跟改革步伐,政府采购监管平台,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上线运行,把电商模式引入政府日常支出管理,进一步减少政府采购的中间环节,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四是严格落实涉税信息平台上报监督工作。涉税信息保障平台二期上线运行,进一步深化税源监控、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增加财政收入。五是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在政府网站上公布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政策资金清单,全年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0,43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200万元;秸秆综合利用补贴4,160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024万元。六是加强绩效监督和投资评审工作。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预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控制价审减率达8.6%。七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我县共有19户改革企业,今年改革工作任务要求是完成百分之七十。目前已经完成16户企业公司制改革,改革完成率达到84.0%。八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印发《依安县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依深改委[2021]1号)文件,科学核定乡镇财政体制基数,并且赋予了乡镇预算编制执行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强乡扩权”改革工作。
三、2022年财政总预算安排(草案)
2022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奋斗“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第一年,更是我县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五年的第一年。当前,我县财政形势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较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增加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落实国家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短期内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源基础不够牢固,重点纳税企业税收不稳定,工业企业税收贡献率较低;兜牢“五保”底线,化解政府性债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任务较重,全县预算仍呈“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依旧十分突出。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既要审时度势、认清形势,也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强化财源建设实效,为我县开启新征程,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跨越赶超提供坚实保障。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2022年全县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财税工作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生态县、有机粮、建设高端食材供应大厨房”发展目标,服务“千亿级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集群核心区项目”,坚持“保基本、兜底线,防风险,强管理”方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夯实财源建设基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能力,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努力促进财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依安做出新贡献。
基本原则是:财政收支安排坚持“量入为出、厉行节约、刚性约束、收支平衡”原则。财政收入确保积极稳妥,应收尽收,财政支出在实现“五保”基础上,全力促发展。
(二)预算收支目标。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为县本级收入)安排44,04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8.7%,比上年实际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安排21,830万元,增长6.8%;非税收入安排22,216万元,增长10.7%。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8,343万元,增长714.0%。
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62,882万元,比上年预算(下同)增长8.4%。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44,933万元,增长8.5%。各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250万元,增长3.7%。
国防支出279万元,增长50.0%。
公共安全支出6,043万元,下降0.1%。
教育支出30,712万元,下降0.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39万元,下降12.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136万元,增长16.0%。
卫生健康支出13,738万元,增长11.1%。
节能环保支出235万元,下降83.9%。
城乡社区支出1,441万元,下降65.0%。
农林水支出4,846万元,下降3.3%。
交通运输支出910万元,下降20.3%。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704万元,增长20.3%。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7万元,增长37.6%。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30万元,下降7.6%。
住房保障支出4,506万元,增长5.0%。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0万元,下降84.9%。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83万元,增长21.0%。
预备费2,000万元,增长33.3%。
年初工资预留支出5,200万元。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1,434万元,增长10.8%。
2022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864万元(均为县本级支出),增长619.0%。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738万元,政府专项债务付息支出1,928万元,其他支出198万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
2022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046万元,加上级各项财力性补助收入105,857万元,加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500万元,加调入资金2,479万元,收入总计162,882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933万元,加对乡镇体制补助支出14,278万元,加上解支出3,671万元,支出总计162,882万元。收支相抵后,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2022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8,343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5,864万元,调出资金2,479万元。收支相抵后,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三)其他说明事项。2022年,我县财政总收入预期目标68,111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7.5%。目前,省财政提前告知我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962万元,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501万元。
2022年各类社保基金预算总收入250,278万元,预算总支出241,835万元。
(四)重点工作安排。为确保2022年财政目标的实现,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成果,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加强预算分析。并着力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实事求是抓好收入征缴工作。贯彻落实好助企纾困、结构性和阶段性税费减免、以及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行业税费优惠政策,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支持市场主体和重点行业发展,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在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加大税收征缴力度,突出重点税源和项目建设监管,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动态分析和跟踪摸底,坚决杜绝税收征缴“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确保重点税源企业和项目建设实现税款并及时足额入库。拓宽非税收入来源。加大土地指标占补平衡工作力度、撤屯并村力度和行业监管部门(主要是交警罚没、纪委办案)执法罚没、管理征收力度,提高非税收入质量,增加非税可用财力。
二是有保有压抓好支出管理工作。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从严从紧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优先“保工资、保基本运转、保基本民生、保企业养老金发放、保政府债务利息偿还”,哪怕政府日子过的再紧,也要保障百姓过的更好。
三是全力以赴对上争取政策支持。主动应对财政增收空间有限、增支压力加大、收支难以自平等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大向上争取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紧盯上级政策动向、资金走向和债券投向,认真研究项目规划,抢抓政策机遇,继续跑省进厅与上级部门汇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依安县食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发展前景等,申请一期项目建设资金剩余7.4亿元债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二期)建设所需8.88亿元专项债券以及其他重点项目、政策和资金,争取上级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县域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
四是管好用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助推发展。在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源资产管理上下功夫,加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推进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全面摸清家底,加强管理,提高国有资源资产利用率、产出率,确保国有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五是依法理财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决算公开管理,切实提高预决算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持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推动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持续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利用预算一体化建设成果,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深入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完善补贴资金发放操作规程,统一使用社保卡,实现补贴资金国库集中发放;深化“互联网+政府采购”, 通过省里上线新版政府采购平台和电子卖场,进一步加强采购意向公开,深化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强化财政基础管理。加强财会监督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和治理水平;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持续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加大业务指导培训力度,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主办:依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依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邮箱:yianxxzx@163.com 联系电话:0452-7027100
网站标识码:2302230001 黑ICP备07003579号-1
黑公网安备 23022302000003